“該死”的航運周期
2013-09-27 08:04:25 來源: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2008年至今,航運周期的車輪將航運業的繁榮碾得粉碎,市場行情快速崩潰,眾多企業命運被改變。航運界在驚懼與詛咒的同時,亟需重新深入認識這“該死”的航運周期。
當今世界,無論海產、海運、海防、海研還是海藏資源,都離不開航海與航運,海洋似乎是一個孕育著希望的朝陽產業。然而,2008年至今的幾年時間里,航運周期的車輪駛來,將航運業的繁榮壓碎,市場行情快速崩潰,眾多企業的命運被改變,航運界在驚懼與詛咒的同時,也亟需重新深入認識這“該死”的航運周期。
1873—1985年航運周期
盡管現在人們都認為航運產業是一個典型的“強周期性”產業,不過在19世紀下半葉之前,人們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,因為其起源、變化及發展過程毫無周期蹤跡可循。
在1985年世界航運指數誕生之前,由于缺乏全球統一的數據記錄,完整、精確地分析航運周期非常困難。筆者在研究了相關的文獻資料后,對1873—1985年的世界航運周期做出如下估計:
當時世界各國的航海航運業是一個無需批準可以自由進入的行業,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。1873—1985年,世界海運業大致經歷了12個周期,與世界經濟的中周期波動基本保持一致。伴隨著一輪輪低迷、復蘇、繁榮和回落的周期重復出現,大大小小的航運及貿易企業或倒閉或被兼并在這個行業已司空見慣,1877年初輪船招商局收購美商旗昌輪船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在這一段時間里,世界海運貿易的特征與現在正好相反,即船方相對集中而貨方相對分散。
1985年以來30年航運周期
誰也逃脫不了航運周期的約束,“優勝劣汰”的殘酷競爭法則使企業管理者強烈地感受到,只有準確認識和摸清航運周期規律,才能在航運周期變化中作出相應正確而合理的決策,才能很好地駕馭和戰勝航運周期,才能成為航運產業的強者。
下圖是根據波交所1985年以來發布的全球BDI月度數據所繪制的一張1985年3月至2013年6月全球BDI變化趨勢,從中可以分析尋找出30年來世界航運周期的基本變化規律。
第一個周期:朱格拉中周期
1985年一季度到1992年三季度,人們看到一個發生在世界航運業的有明顯9年時間序列特征的典型的“朱格拉中周期”的完整運行過程,從一個波谷到波峰再到另一個波谷,其中出現三個短周期——基欽周期(存貨消耗周期):1985年一季度到1986年三季度、1986年三季度到1990年三季度、1990年三季度到1994年四季度。
第二個周期:仍然是朱格拉中周期
1992年三季度到2001年四季度,人們又看到一個發生在航運業的有明顯10年時間序列特征的典型的“朱格拉中周期”的完整運行過程,也從一個波谷到波峰再到另一個波谷,其中出現三個基欽周期:1992年三季度到1994年一季度、1994年一季度到1998年三季度、1998年三季度到2001年四季度。
第三個周期:朱格拉中周期或庫茲涅茨長周期
2001年四季度至今,直到未來的哪一天暫未確定。人們至少已經看到一個發生在航運業的明顯超過10年時間序列特征的某種周期運行過程,同樣相信它會從一個波谷到波峰再到另一個波谷,其中到底是出現若干個基欽周期:2001年四季度到2005年三季度、2005年三季度到2008年四季度、2008年四季度至今,還是出現一個較長的“庫茲涅茨周期”,并在它當中包含兩個“朱格拉中周期”(每個“朱格拉中周期”中再疊套著幾個基欽短周期)?
恐怕這是全球航運、造船、港口業界包括“從塔尖到塔基”的數千萬從業人員,熱切希望知道的答案。
目前看來,這是一個正在演變但尚未演完的航運長周期運行過程。